其他校区
来源:原创 人气:10424 时间:2023-08-25
孩子的妈妈在旁边也时有补充,但当妈妈言及孩子“不自信”时,我找了个理由让明明先去卧室玩。孩子离开之后,我跟妈妈说,我们尽量不当着孩子在别人面前说他的不足,平时要多强化孩子的优点。妈妈一点就通,对我的话表示认同。我又对孩子的学前教育和家庭环境进行了详细了解,对明明的“阅读”和“运动”进行了指导。明明妈妈表示一次家访“学到不少”,在本次家访的“家长意见”一栏中,填写了“非常满意”。
再让明明出来时,他已明显与老师更亲近了:牵着老师的手,和妈妈一起送老师到楼下,开电梯、按楼层,还想帮老师拿手机……这时的明明,儒雅、大方,与进门时判若两人。我想,这便是在家访中注入了“家庭教育指导”的力量。
一名笑容腼腆,内心却热情似火的小姑娘让我们记忆深刻。初见时,妈妈让她向我们问好,小姑娘怯怯地看了我一眼,一头扎进妈妈怀里,爱撒娇的模样可爱极了。沟通的过程中,小姑娘一直依偎在妈妈身边,也不怎么搭话。当我问到会不会写自己的的名字时,小家伙一下从沙发上弹起来,飞快地跑进房间拿出了一幅画,用手指了指旁边的名字。看着略显稚嫩却写得十分认真的三个大字,我表现出了惊叹,顺带夸奖了她画的皇冠,岂料,就此打开了小姑娘跟我们沟通的大门。小姑娘的话依旧不多,但是她开始主动向我们展示她的画作,还拿出了她新做的手工——蝴蝶城堡,并向我们一一介绍了上面的场景和细节,这让我们对小姑娘平时的生活和爱好有了一个简单的认识。
临走前,小家伙把蝴蝶城堡塞到了我手里,我有些吃惊:“这是要送给我么?”小姑娘先是点点头,突然又摇了摇头,把城堡从我手里拿走,转头回房间拿了两幅画作递给我和颖兮,每一张上面都有她认真写下的名字,真是一个有意思的小姑娘。相信在麓小这个有爱的大集体中,她也能很快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自信地展示自己。
去年,我是一年级新生家长,今年,我是走进一年级新生家中进行家访的老师,身份不同,心境也不同。为了方便家长,我们特意把家访约在了周末。家长们都特别热情,可见每个家庭对于孩子进入小学这件事,都十分重视。交流中,我发现了三种不同的家长:或赞扬,或贬低,或介于二者之间。能够平衡好赞扬与贬低的家长,是比较民主的,家庭氛围和谐,孩子也懂事。一味被赞扬的孩子,在家长甚至老师面前,自信又似乎有些得意忘形。而一味被贬低的孩子,不爱说话,敏感固执。
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小A,小A的父母谦卑有礼,对老师特别热情。但从我们进门开始,爸爸妈妈就诉说着自己对孩子进入一年级的担忧,不断说着孩子各方面的不足,没有考虑到孩子听后的感受。而小A听到父母将自己的缺点暴露在老师面前,就更不愿意出来见老师了。意识到这一点,我跟妈妈说:“进入新的学校,小A会遇见新老师、同学,作为父母,我们不能一味说他的缺点,而要鼓励他为自己树立新的好形象。”妈妈点头赞同。我又转身对孩子说:“小A,恭喜你,就要上一年级了哟,在这里,你会遇见新的同学和老师,你会是全新的你,一起加油!”听我这么说,小A的眼中透露出欣喜,身体不自觉地向我靠近。
另一方面,我还会为小奕和家长之间搭起沟通的桥梁。比如将小奕一些不敢说的话以信件或视频的方式发给家长,让家长能够进一步倾听孩子心声,拉近与孩子的距离。通过这类以“爱”为名的活动,让他们的心更加贴近。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粒好种子, 只是不同的种子花期不同罢了。作为班主任,我想要读懂每一个孩子的故事,我想要抓住机会帮助孩子们创作故事,我想要把信心与成功写入孩子们的故事中。用善良唤醒善良,用心灵铸就心灵,愿我可以无问西东,坚定不移地用爱继续耕耘我育人的“平凡之路”!
此次家访,我们来到了睿睿家,刚进门,便看见了睿睿在客厅里写作业,看着他认真的模样,我们表示了称赞。我们向睿睿妈妈了解了家里的情况后,与她分享了孩子在校的情况,说到孩子的学习时,睿睿妈妈直摇头。因为孩子一直以来都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基础知识不牢固,作业潦草、拖拉,妈妈虽然有监督他进行改正,但是孩子就是不肯听,这让妈妈极为苦恼。
睿睿妈妈表示非常愿意配合老师的工作,我和王老师针对孩子的情况,提出了以下建议:首先,巩固基础知识,监督孩子理清基础的概念和定理。其次,让孩子在卧室写作业而不是在客厅,一个相对安静的环境,更有利于孩子专注地学习。第三,培养孩子写完作业及时检查的习惯,不要总是依赖家长,孩子自己找出错误会更有成就感。最后,我们达成一致:老师和家长保持沟通,互相反馈孩子在学校与家里的表现,多鼓励、引导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