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校区

国旗下分享第十九期——“七一勋章”获得者陆元九

来源:原创   人气:17798   时间:2021-11-15

    今年,是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在麓小师生中引发强烈反响。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在麓谷小学蔚然成风,让红色基因融入血脉、浸入心扉,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争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

    一百年风雨兼程,九万里风鹏正举。本学期,长沙高新区麓谷小学继续推出“学党史 强信念 跟党走”系列国旗下分享,讲述“七一勋章”获得者的深刻故事,以英雄模范人物为榜样,从小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的决心,刻苦学习,树立理想,砥砺品格,增长本领,努力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本学期,“学党史 强信念 跟党走”系列国旗下分享第十九期,由麓谷小学党员教师李艳为大家分享《“七一勋章”获得者陆元九》的故事。

△ 麓谷小学党员教师李艳向全校师生分享《“七一勋章”获得者陆元九国》的故事。






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82中队的中队辅导员李艳老师,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的是“七一勋章”获得者陆元九的故事。


    神舟飞天、嫦娥奔月,中国航天举世瞩目的成就背后有这样一位老者的身影,他潜心研究,矢志奉献,成为我国自动化科学技术的开拓者之一,为“两弹一星”工程及航天重大工程建设作出卓越贡献,他就是“七一勋章”获得者陆元九。


    他把一生献给祖国航天事业,运载火箭、载人飞船、人造卫星都必须装备可以在任何地方、不依赖任何环境、不受任何干扰的惯性导航系统,在中国,这一尖端领域的探路者就是陆元九。1937年,17岁的陆元九考取了重庆中央大学航空工程系,之后赴美留学,获得世界上第一个惯性导航博士学位。



    新中国成立后,在美国工作的他一心要回到故土,报效祖国。1956年5月陆元九一家在海上辗转了23天之后终于踏上了祖国的土地。带着惯性导航这一先进技术和满腔的爱国热情,陆元九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参与筹建自动化研究所,从办公场地落实到试验设备购置,再到研究队伍组建,陆元九都亲力亲为。他提出要进行人造卫星自动控制研究,而且要用控制手段回收;“回收卫星”的概念第一次进入人们的视野。之后,陆元九主持了157工程,这是我国液浮惯性导航技术的开拓性工程。在负责多项工作同时他还将所学所得编撰成书。

    随着改革开放中国航天事业飞速发展,1978年,陆元九担任航天十三所所长,为新一代运载火箭确立惯性制导方案,并开展了多项关键技术的预研。1982年12月,花甲之年的陆元九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入党志愿书中,他写下了自己的决心“做一名普通劳动者,做一名无愧于光荣称号的共产党党员。”这些年来,在航天许多重大项目评审和成果鉴定以及故障分析的关键时刻都有陆元九忙碌的身影,一行行手写的计算公式见证着老人为航天事业不舍昼夜的拼搏。

    岁月远去,生命常青。

    陆元九与新中国第一批科技工作者的踏路拓荒点燃了中国航天的烽火,也镌刻下接续奋斗的坐标,科学的星空浩瀚无垠,这份赤子之心始终朝着祖国的方向前进、飞翔。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