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开学了,这种小儿急性传染病请注意预防!
来源:原创 人气:17818 时间:2021-09-04
专门祸害小儿的手足口病,一年之中有两个发病高峰,分别在5-7月和9-12月。九月开学季,医院前来就诊的手足口病患儿以学龄前儿童居多,大部分小朋友是在入园时,在幼儿园常规体检时发现手足有疱疹而前来就诊的。目前接诊的这些手足口病患儿都是轻症普通型的。
因此,给各位家长提个醒,开学了,在做好新冠肺炎预防的同时,不要忘记手足口病的日常预防哦!如何预防呢?继续往下看:
儿童手足口病到底是怎么回事?
有没有预防的方法?
爸爸妈妈们,别急
干货全在这儿啦
手足口病高发的诱因是什么?
手足口病是低龄儿童的高发病,幼儿园和小学是手足口病的重灾区。孩子容易患上手足口病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 缺乏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年龄较小的小朋友往往没有培养起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小朋友特别容易忽视手卫生,他们在吃东西之前、大小便后、接触一些脏东西后都可能忘记洗手,还会把一些物品直接塞在嘴巴里面,导致他们接触细菌和病毒的几率增大。
· 对环境清洁的忽视。部分家长忽略了、或不够重视对周围环境及物品的清洁及消毒。特别是小朋友的餐具,玩具,衣服、床上用品等与小朋友有密切接触的物品,更应及时清洗、消毒、更换。
· 人员密集的场所增加染病风险。部分家长喜欢带小朋友到人员密集的地方如大型的商场及一些游乐场玩耍。小朋友们喜欢聚集玩耍,要是孩子正好跟患有手足口病的小朋友接触,或者是玩了手足口病的孩子的玩具,那么,孩子就容易染上手足口病。
· 小朋友的抵抗力普遍比较差,导致小朋友容易得手足口病。
家长如何识别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分为普通病例和重症两种,临床上最多见的就是普通型。
普通型手足口病常见的症状有:小朋友的手、足、口腔和臀部出现丘疹、斑丘疹和疱疹,这些皮疹具有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的4不特征。口腔疱疹的小朋友可以出现吞咽疼痛,流口水,食欲不好,不爱吃东西等表现。部分小朋友可以有发热,轻微咳嗽,流鼻涕等症状。
有一小部分的手足口病会发展为重症手足口病。导致重症手足口病最常见的病毒是肠道病毒71型。由于患儿往往不能较好地进行表达,而且部分患儿病情变化进展较快,所以要求家长熟悉以下重症手足口病的表现。当孩子患手足口病同时出现以下情况,说明孩子可能患上了重症手足口病:
· 持续高热:体温>39℃,常规口服退热药物退热效果不理想。
· 神经系统表现:出现精神萎靡、头痛、恶心、呕吐、肢体抖动、无力、站不稳立或坐不稳等。
· 呼吸异常:呼吸明显增快、减慢或节律不整,口唇发绀。
· 循环功能障碍:心率增快或减慢、出冷汗、皮肤花纹、四肢发凉。
当孩子出现以上情况时,请家长一定要及时带孩子前往医院就诊。
手足口病如何预防呢?
总的来说,要日常生活中预防手足口病,良好的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很重要。要做到勤洗手、吃煮熟的食物,喝干净的水,加强锻炼、开窗通风、少去人群密集场所等。具体包括以下几点:
· 注意个人卫生特别是手卫生,勤洗澡勤洗手。尤其在触摸口鼻前、进食或处理食物前、如厕后。
· 打喷嚏或咳嗽时用手绢或纸巾遮住口鼻,随后将纸巾包裹好丢入有盖的垃圾桶。
· 不与他人共用毛巾或其他个人物品。
· 避免与手足口病患儿密切接触,如一起玩耍、拥抱等。
· 经常清洁和消毒物品或物体表面,尤其是小朋友密切使用的餐具、奶瓶、奶嘴、玩具等。
· 注意保持房间的环境卫生和通风。
· 手足口病流行期间尽量避免带孩子到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如人群商场、公园、游乐场等。
· 接种疫苗。接种手足口疫苗可以预防EV-71引起的重症手足口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