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楷模】刘晓艳:幸福教育 做新时代好老师
来源:原创 人气:18214 时间:2021-12-13
身教言传事,文明道义崇。毕生心血沃,桃李醉东风。师德师风,是为师之本。
一直以来,麓谷小学不断夯实教师师德师风建设,激发全体教师争做新时代“四有”(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研创型好教师,立德树人,全面提升教育质量水平。
让我们一起走进麓谷小学“师德楷模”,听听他们的故事,领略他们的风采。
刘晓艳
她,一位充满活力、积极向上、谦和、智慧、有仁爱之心的老师——晓艳老师,麓谷小学数学学科带头人,111班中队辅导员,111和112班数学教师,家庭教育中心成员……对,就是她——刘晓艳老师!
于学生,于同事,她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
一、有教无类
在晓艳老师的教学生涯中,出现了一个胖嘟嘟的小男孩。因特殊原因,小胖两岁就离开妈妈随舅妈来到长沙,自此开始了他那“闯天下”模式。从小寄人篱下的生活,让孩子变得敏感、孤独、自卑,喜欢掩饰自己的缺点,缺乏对自我的约束,学习成绩自然一塌糊涂。经常不做作业,上课开小差,下课表面上跟同学们玩得很开心,但从不敢直视他人,遇事就推卸……远在家乡的妈妈急得不行,受限于家庭以及医生职业,她没有办法自己照看孩子,觉得亏欠孩子太多,每每与老师电话沟通后独自落泪。那时的晓艳老师虽然没有结婚生子,但却感受到了这位妈妈的无奈,也更加心疼这个小胖子,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帮帮这个孩子。
中餐时,看到孩子们把小鸡腿啃得津津有味,她悄悄走到小胖身边,把自己的鸡腿给了孩子,孩子很惊喜,老师把自己唯一的鸡腿给了他,其他孩子都投来了羡慕的眼光,她笑笑:“老师减肥,鸡腿奖励给吃饭吃得香的你!”这一刻孩子脸上的笑容不仅仅是因为鸡腿。
小胖又没写作业,晓艳老师要孩子下课后去办公室,他一直拖到放学才去,她却没有批评孩子,而是表扬孩子今天上课的算式写得不错,今天想让孩子陪老师一起到图书馆备课。孩子一头雾水地跟着晓艳老师到图书馆的一张大桌子旁坐下,她边做课件边在备课本上写写画画,孩子愣了愣,她示意孩子写作业。最开始,孩子偶尔会东张西望,慢慢的,孩子静下心来,安静地写起来。半个小时过去,孩子写完了数学作业,晓艳老师带着孩子一起批改,对的打上大大的勾,错误的做出标记,再给孩子修改,实在不会的,她就一个一个给孩子详细讲解,好不容易一页数学作业过关了,还对错题进行了稍许的拓展巩固,晓艳老师感谢孩子陪她加班,还邀请孩子明天继续陪老师备课。第二天,她在班上表扬孩子作业做得特别好,聘请他当老师的小助手,帮忙批改其他同学的数学作业,小胖笑开了花。就这样一天两天,一个学期她天天坚持带着小胖到图书馆备课,偶尔也会有其他几个孩子的加入,几个小家伙也都成为了晓艳老师的小助理,每天忙着一起看作业、写作业、讨论题目,当然也会玩点小游戏,小胖再也没出现不做作业、开小差的情况了,数学成为了小胖最喜欢的学科,数学成绩就更不用说了。小胖在作文里写到:“晓晓老师的陪伴,让我知道除了妈妈有人是爱我的,在乎我的。”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走进每个孩子的心灵,唤醒每个孩子的潜在能力,陪伴孩子成长,这是晓艳老师践行有教无类的教育观的特别方式,正因为如此,小胖才能感受丰富多彩的世界中的爱。晓艳老师始终是这样爱学生的: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唤醒学生的潜在能力,因材施教,寓教于乐,做她的学生非常幸福!
二、寓教于乐
晓艳老师总喜欢和孩子们在一起玩游戏,在游戏中让孩子们感受数学,享受数学乐趣,学乘法口诀。她还自创了五个乘法口诀的游戏——9的手指操、西游记中对口诀、拍手游戏、乘法三子棋、挖宝藏,通过动静结合的游戏,让孩子们快速掌握乘法口诀。
为了让孩子们玩得开心,在玩中学,学中玩,促进数学思维提升,晓艳老师带着数学组的老师们一起研发了一系列的益智数学游戏:一年级奇趣枫叶魔方、T字板;二年级平面七巧板、立体七巧板;三年级递归汉诺塔;四年级智走数字华容道;五年级速叠杯;六年级酷炫魔方、九连环等等。每一个游戏都是数学老师们经过搜集、分析、改编,以及考虑到孩子们的年龄特征,再进行推广学习的。在麓谷小学的操场、走道、教室等每一个角落,经常都可以看见孩子们在研究数学游戏,有互相商讨的、有紧锁眉头的、有PK对战的……数学游戏成为了麓小的一道亮丽的风景。
晓艳老师表示,数学是一门充满魅力的学科,是无穷的科学,是独具匠心的艺术,她要将数学不一样的一面展现给学生,也将数学教育不一样的一面展现给老师。
从教十三年来,晓艳老师始终是这样爱学生的: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唤醒学生的潜在能力,因材施教,寓教于乐,做她的学生非常幸福!
三、激情感染
虽已从教13年,但晓艳老师身上从来看不出职业倦怠的痕迹。课前,她永远一丝不苟、专心致志地钻研在课例和教材之中;课中,她永远激情四射、全情投入在与学生的互动之中;课间,她永远精神抖擞、容光焕发地穿梭于教室和办公室、教研组之间。日复一日,她总是这样扎扎实实,忙忙碌碌,永不停歇。
她从不上没准备的课,把每一节常规课当教研课上。“双减”下,二年级孩子不写书面作业,减时减量不减质,她每天带着自己备课组的小团队,研究如何向40分钟要质量,课前前测、课堂作业单设计、课后实践,如何调动孩子们主动学习,在动手动脑中培养孩子们思维。团队老师都说她是个精力充沛的夜猫子,每天晚上她都要号召备课组老师进行集体备课,还时不时来个视频会议。
作为数学学科带头人,她对团队要求非常严格,是一位“教研女‘磨’头”。
年轻老师要上一堂教研课的话,一定要爬过她的三大关:第一关,教材关。她主张备课得先备教材,得把教材和教参“吃透”,才能考虑教学设计的问题。如果在备课研讨时让她发现年轻老师教材没深入研读,她会无情地对你说:“去读教材吧,读懂了咱们再来谈。”第二关,教案关。她对教案的要求是有讲究的:教学目标必须是从课堂实际出发自己定的;教学过程必须是一层叠一层,一环套一环,层层清晰,环环相扣的。第三关,上课关。正式上课之前,她会要求年轻老师一遍又一遍地试教或亲自给年轻老师上示范课,她认为,“试”才能发现问题 ,才能解决问题。于是,在一遍又一遍地打磨过程中,年轻的老师们也慢慢领悟到了上好课的根本:要想轻松驾控课堂,问题的提法很重要;每个环节的教学必须要由“引入”开始,到“小结”结束,这样,每个环节的教学才清楚,才能做到整堂课环环相扣;就这样,一次教研课,教案和课堂磨个三遍是基本,磨个五遍是常态,教室里出来的路上,经常会看见她与老师们边说边比划,探讨着课堂的亮点和不足。
身边有这样一位教育充满激情,教育教学经验丰富,还愿意倾囊相授的老师,做她的同事是幸福的。
这样孜孜不倦的教育激情非常有感染力,在她的带领下,数学组的老师们个个积极向上,工作氛围朝气蓬勃,生气盎然。
打造幸福的教育人生,做新时代的好老师,晓艳老师给我们做了很好的诠释与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