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校区

同频共振,率先垂范!麓小校领导带头每日课后反思——左鹏

来源:原创   人气:18354   时间:2021-09-08

绘本教学:培养学生课堂习惯的一种深度学习法
——麓谷小学校长 左鹏

一、 观课反思:

    (一)听六年级80班张雪老师语文导读课。今天第一节课走进张雪老师的语文课堂随堂观课。这节课她上的是导读高尔基的《童年》, 它主要是引导学生采用“大胆猜想”的方式猜测这本书的主要任务、内容和作者对“童年”的感受。这堂课引起了我对如何上好一堂语文导读课的思考:

    一是激趣导读:1.以“言”诱趣,序目导读,导封面、导序文目录;2.以“猜”诱趣,背景导读;3.巧设悬念,激发阅读。

    二是方法导读:1.阅读序言,了解故事梗概;2. 阅读核心片段,感受文体风格;3.掌握架构,了解逻辑结构。

    三是指导阅读方法:图片呈现法,阅读法,讨论法,猜测法。

    我认为语文导读课关键是教师自己首先要通读《童年》这本书,如果老师自己没有通读这本书就去跟学生做读书导读是很肤浅和僵硬的,当老师们自己阅读后在导读的时候就会情不自禁的让课堂鲜活  起来,因为这本书其实已经融化为了教师的血脉之中,冰冷的文字已经成为了有温度的作品。

    (二)听119班简语洲老师的语文课。这是我近年来听得最好的一堂低年级新生的课堂习惯养成教育课。简老师创造性改编和运用绘本大卫的新学期上学的故事情景,把课堂中学生应该遵守的课堂纪律

    或养成了好习惯融入到故事情境之中,让学生自己来扮演大卫和大卫  的老师,在参与和体验中完成对习惯养成的认知,效果特别好,孩子们特别喜欢,一堂课学生都深深的沉浸在大卫的故事情境之中。简老师上课的组织能力也是相当有智慧的,这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优秀青年教师。绘本教学对低年级儿童的学习的好处:


    绘本教学可以从思维层、内容层、情感层,对幼儿行为习惯塑造产生影响。首先,从思维层的角度来看,儿童逻辑思维能力差、知识储备少,面对某一问题时很难对其进行抽象的分析。这就需要幼儿教师在展开教学时将课程内容生动形象化,绘本教学可以依托形象思维,强化幼儿认知过程。其次,从内容层的角度来看,当下可用于低龄儿童儿教育的绘本较多,帮助幼儿塑造某种行为习惯时,教师就可以从丰富的素材中抉择适宜的绘本。再次,从情感层的角度来看,绘本中的大量图画,可以引导低龄儿童认知形形色色的情感表现,同时文字内容也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被低龄儿童逐步领会,可以较为高效地帮助低龄儿童从绘本中获得情感体验。

    简老师这堂课还是典型的“四生课堂”。

二、 学校管理工作反思:

    作息时间的调整与学生错峰放学,得到较好印证,让我感受到实 事求是是科学的路径;学校评优工作中的刚性与柔性结合,评优是为了更好的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得到学校的认可,可以让教师高兴好一阵子,从而激发他们对教育工作的热爱。
分享到: